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中衛市清潔取暖實施方案(2018年-2021年)的通知
衛政辦發〔2018〕176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
《中衛市清潔取暖實施方案(2018年-2021年)》已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中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1月23日
中衛市清潔取暖實施方案(2018年-2021年)
為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清潔取暖實施方案(2018年-2021年)的通知》(寧政辦發〔2018〕85號)精神,提高我市取暖清潔化水平,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更好地推動全市清潔取暖工作科學有序開展,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區、市黨委和政府關于清潔取暖的決策部署,大力發展清潔取暖,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分散燃煤和生活燃煤,減少燃煤消耗和煙塵排放,有效改善城鄉大氣環境質量。
?。ǘ┗驹瓌t。
1.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建立全市統籌、部門聯動、縣(區)主責、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明晰扶持政策,鼓勵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廣泛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建設。
2.安全保障,清潔為先。統籌全市優勢資源,優化天然氣、電力等基礎設施布局,加快建設完備的管網設施保障體系,提高天然氣、電力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
3.因地制宜,統籌兼顧。按照“集中供熱為主、以氣代煤為先、以電代煤為輔”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統籌實施。
4.先易后難,有序推進。綜合考量全市資源優勢條件,對配套資源有保障的地區,先行啟動清潔取暖計劃行動;對配套資源條件較差的地區,在保障民生取暖安全并兼顧群眾承受能力的情況下,積極完善基礎條件,有序推進清潔取暖工作。
5.多元互補,分類施策。在注重經濟性和可操作性的情況下,鼓勵利用天然氣、清潔電力、地熱能、余熱、生物質、太陽能等多種清潔取暖方式配合互補的方式,滿足不同區域取暖需求。
?。ㄈ┌l展思路。
城區將清潔燃煤熱電聯產、大型高效節能環保鍋爐集中取暖作為基礎性熱源,加強集中供熱范圍內燃煤小鍋爐的關停力度。推動熱電聯產機組和大型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提高環保水平。對于具備工業余熱供熱的工業企業,鼓勵其采用余熱余壓利用等技術進行對外取暖;加大力度推進天然氣管網配套建設,適度有序發展燃氣取暖;因地制宜發展電取暖,通過“煤改電”試點項目的實施,選擇較好的發展路線積極推廣;鼓勵實施生物質熱電聯產、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風電、光伏發電取暖。
在城鄉結合部和農村,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清潔集中取暖先從學校、幼兒園、衛生院等公共建筑做起,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具備條件的地區大力推廣燃氣壁掛爐;鼓勵就近收集農林生物質原料,加工形成生物質成型燃料代替散燒煤;鼓勵以畜禽養殖廢棄物、秸稈等為原料發酵制取沼氣并提純,用于清潔取暖;積極推廣開發地熱資源作為集中或分散取暖熱源;支持居民在住房、農業大棚、養殖場安裝太陽能熱水、電取暖設備等;不具備清潔取暖條件的積極實施潔凈型煤替代散煤。
二、主要目標
2018年,全市清潔能源取暖率達到76%以上,縣(區)清潔取暖率達到63%以上,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13%以上。2019年,全市清潔能源取暖率達到78%以上,縣(區)清潔取暖率達到65%以上,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20%以上。2021年,全市清潔能源取暖率達到80%以上,縣(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以上,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40%以上。
三、重點任務及分工
?。ㄒ唬┘涌烨鍧嵢济杭泄?、工業余熱供熱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熱電聯產、余熱利用、成片小區集中供熱鍋爐工程建設,保障城鎮冬季采暖和日常供熱,在集中供熱不能覆蓋的縣城、鄉(鎮),發展清潔高效燃煤集中供熱鍋爐。加快建設天元錳業熱電項目,完成國電投中衛熱電改造工程,進一步擴大集中供熱面積。到2021年,全市清潔燃煤集中取暖總面積達到1450萬平方米。推進工業余熱利用項目建設,到2021年,全市工業余熱取暖總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以下均需各縣(區)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ǘ┐罅ν苿尤∨懊焊臍狻?。在落實氣源的前提下有序推進“煤改氣”。各縣(區)要因地制宜、適度發展天然氣熱電聯產、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加快現有燃煤鍋爐天然氣置換力度,積極推進新建取暖設施使用天然氣。城鄉結合部加快城鎮天然氣管網配套建設,通過天然氣管網延伸以及LNG、CNG點對點氣化裝置,安裝燃氣鍋爐房、燃氣壁掛爐等實現取暖。到2021年,全市天然氣取暖面積達到65萬平方米,其中,燃氣鍋爐取暖面積達到45萬平方米,燃氣壁掛爐取暖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配合)
?。ㄈ┓e極推進取暖“煤改電”。一是對學校、商場、辦公樓等熱負荷不連續的公共建筑,實施碳晶、發熱電纜、電熱膜等分散電采暖替代燃煤采暖;二是在燃氣(熱力)管網無法達到的城區、城鄉結合部,實施蓄熱式電鍋爐、熱泵、分散式電采暖;三是在生產工藝需要熱水(蒸汽)的各類行業,推進蓄熱式與直熱式工業電鍋爐替代燃煤鍋爐;四是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區城,利用低谷富余電力,實施蓄能取暖、供冷。2018年,各縣(區)在完成1個電取暖和工業電鍋爐試點項目的基礎上,加大推廣力度。到2021年,電取暖總面積達到80萬平方米,其中,電鍋爐取暖面積達到45萬平方米,熱泵取暖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分散式電暖氣取暖面積達到17萬平方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網中衛供電公司負責)
?。ㄋ模┮虻刂埔税l展可再生能源取暖。加快推進寧夏源林生物熱電聯產清潔供熱項目、中衛生活垃圾發電項目等。大力推進生物質成型燃料替代散燒煤,積極發展各種技術路線的生物質氣化及氣電多聯產,實施秸稈熱解氣化清潔能源利用工程。具備地熱資源開發條件的地區,以集中式與分散式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地熱取暖開發。積極推進太陽能與常規能源融合,采取集中式與分布式結合的方式進行建筑取暖,鼓勵在條件適宜的中小城鎮、民用及公共建筑上推廣太陽能取暖系統,加大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廣力度。到2021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取暖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其中地熱取暖面積達到70萬平方米,太陽能取暖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生物質取暖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
?。ㄎ澹┤嫣蕴⌒腿济哄仩t,深化燃煤鍋爐全面達標治理。一是各縣(區)城市建成區淘汰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燃煤鍋爐淘汰任務。二是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燃煤鍋爐治理和20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安裝在線任務,達到排放標準要求。2019年-2021年,各縣(區)結合清潔取暖工程繼續實施燃煤鍋爐淘汰。(市環境保護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
?。┤嫣嵘裏峋W系統效率。優化城鎮供熱管網規劃建設,加大老舊一、二次管網節能改造,對多熱源大型供熱系統實現聯網運行,持續對聯網調峰系統進行優化。加快供熱系統升級,設置必要的調節控制設備和熱計量裝置,推動供熱企業加快供熱系統自動化升級改造,實現熱源、管網、熱力站、用戶終端的全系統運行調節、控制和管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
?。ㄆ撸┐罅ν七M煤炭清潔利用。加強散煤運輸環節、散煤銷售點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經營散煤行為對燃煤鍋爐實行煤炭質量控制,定期抽檢鍋爐使用燃煤煤質,對不符合相關煤質量要求的,按照有關規定從嚴從重進行處罰。冬季采暖期,燃煤鍋爐必須使用優質燃煤(硫分含量小于0.8%,低位發熱量高于4500大卡/千克)。全面取締燃煤茶浴鍋爐、燃煤大灶、經營性小煤爐等燃煤散燒設施設備。全面實施潔凈型煤替代散煤,在不具備“煤改氣”“煤改電”條件的農村地區,實現潔浄型煤生產倉儲配送中心全覆蓋。2020年前,各縣(區)建成1個潔凈型煤生產倉儲供應中心,并在每個鄉鎮建設潔凈型煤配送網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環境保護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
?。ò耍娀鍧嵢∨叽胧┍U?。一是強化政策保障。在全面落實《自治區物價局關于我區清潔取暖用電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寧價商發〔2017〕35號)等已出臺的相關政策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我市取暖“煤改電”“煤改氣”支持政策,降低運行成本,切實減輕用戶負擔。二是強化能源保障。加快天然氣供應和電力保障能力建設,推進管道間互聯互通和儲氣設施建設,加強電取暖區域配電網建設改造,保障“煤改氣”“煤改電”。三是強化財稅用地保障。在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和各類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加大財政投入,對高污染燃料設施淘汰和清潔化改造給予資金支持。支持參照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和居民供熱企業享受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清潔取暖項目建設用地,按照社會公益事業劃撥使用。(市財政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局負責)
四、組織實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成立市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市環保、工信、財政、國土、市場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及各縣(區)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為成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各縣(區)制定2018年-2021年清潔取暖發展目標,納入縣(區)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統籌組織實施,作為節能減排考核體系的加分項。各縣(區)人民政府是清潔取暖工作的責任主體,研究制定各年度清潔取暖推進方案,分解目標任務,落實到具體項目、具體部門、具體責任人,明確時間節點任務,建立獎懲機制,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ǘ﹪栏穸讲榭己?,及時報送信息。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要定期對各縣(區)清潔取暖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及時將督查考核情況報市人民政府。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將年度清潔取暖列入本縣(區)生態文明建設指標考核體系,加強對清潔取暖工作的督促、檢查和考核,并明確專人負責信息報送,每季度將本縣(區)清潔取暖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報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ㄈ┘哟笮麄髁Χ?,營造良好氛圍。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基層宣傳推廣作用,通過各類媒體廣泛宣傳清潔取暖在安全、環保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普及清潔取暖政策知識,及時總結推廣清潔取暖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提高廣大群眾清潔取暖意識,提高全社會推進清潔取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和工作氛圍,形成推進清潔取暖的強大合力。